2022-02-17

阿兰德哲学——摘自吴伯凡老师节目《伯凡时间》

作者 admin

这个人对一部分人来说,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可以说对她是一无所知。她的名字叫安·兰德。

安·兰德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有些网友对她有一个说法——说她是格林斯潘的红颜导师,甚至可以说她是格林斯潘的精神教母。她的身份本来是一个作家,但是她后来越来越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哲学家。

有人认为,她是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精英阶层,甚至影响了美国经济政策的一个人。如果大家看一看她的照片的话,自然就会觉得那是一个女强人。的的确确,在多种意义上,她都是一个女强人 。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哲学家有硬心肠的哲学家,有软心肠的哲学家。硬心肠的哲学家他们的理论是可信不可爱,他们说得非常的客观、非常的冷静,但是听起来客观的让你觉得寒气逼人,但是他的确说出了某种我们不愿意承认的真实的东西。这一类人他是属于那种直面现实、直面惨淡人生,说实话的人,所以他们可信不可爱。

还有一些哲学是可爱不可信。他们的思想是很温暖的,让人觉得是很亲切的,或者说是很有情怀的。但是,不太可信。他们往往是在编制某种梦想。往往是在给人某种安慰。因为是梦想,因为是安慰,所以他们的理论不那么可信。

显然,安·兰德的思想属于那种客观、冷静、高冷、精英化、冷峻、深刻的那种类型。她的思想在美国的精英阶层影响很大。但是从一开始,很多人是很不喜欢她的。因为她常常是在为富人说话、为精英说话,而不是在为穷人、为平民说话。安·兰德的哲学,喜欢的人非常喜欢,讨厌的人非常讨厌。她的思想中弥漫着明显的精英主义色彩,所以一些不是精英的人, 或者具有反精英主义思想的人,对于她的思想非常抵触的。

安·兰德是一个彻底的精英主义者,她从来没有想过让所有人接受她的思想,要相信她的哲学是需要有缘分的。所以她有一句话说,一种哲学只有被人需要的时候才是最好的,与此同时,一种事实,哪怕是客观的事实,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看到和承认的。所以她说,事实不是为所有的人,只是为那些寻求它的人而存在的。

我记得一个古罗马的思想家曾经说过,真理常常是苦涩的,一个真正要懂得要影响别人的思想家,他应该学会将他的思想的内核的外层包裹上一层糖衣,让大家去接受,而安·兰德恰恰是不屑于给她的思想包装一层糖衣的,她的哲学让人想到是一杯没有加糖、没有加奶的、很苦涩的,但是细品起来特别有味道的咖啡。我们,今天就来品一品这杯咖啡。

安·兰德最有影响的书是一本叫做《阿特拉斯耸耸肩》的一本小说。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网上看一看根据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阿特拉斯是何方神圣?他真的是神圣——他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大神。古希腊的神话当中有泰坦诸神和奥林匹斯诸神。

泰坦诸神的特点是他们的个子非常的高大,高大到什么地步呢?他们在地中海上长足高迈,把地中海上的一座座岛屿当成是一个小小的湖泊里一块块石头。他们一脚踏在这个岛上,另一脚就会踏在那个岛上。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神有多高大。

我们都听说过有一艘船叫泰坦尼克。泰坦尼克这个名字就是从希腊神话当中的这个泰坦诸神来的。最初是泰坦诸神统治着这个世界,后来有一个神叫宙斯,他在神界发动了一场叛乱,也可以说一场革命。把泰坦诸神建立的权力体系全部被颠覆了。

其中有一个神叫阿特拉斯 。宙斯就命令他——尽管他很高大,但他已经是一个阶下囚,宙斯就命令他到大地的最西端,用他的两个手臂把天托起来。所以一般也把阿特拉斯也译为“擎天之神”,他是为我们把天撑着的那个神。

他的形象是一个受难的、默默奉献的、同时也是非常强大、非常伟岸、非常重要的神。重要到什么程度?重要到你意识不到他的存在,但是一旦没有他,那就是天都要塌下来的一个神。他是一个受难的形象,也是一个奉献者的形象,是一个自强自立的,默默地在为人类在工作,但是人们可能并不知道他们存在的天神。

关于阿特拉斯,懂英文的朋友知道,“阿特拉斯(Atlas)”,就是地图册的意思。我们看到一些比较经典的地图册上,都画的一个形象——有一个高高大大的神,举着天,那就是阿特拉斯。英文当中的地图册、地图集就叫“阿特拉斯”。

可以说阿特拉斯这样一个形象,非常集中、非常典型的体现了安·兰德的世界观,体现了她对世界基本的立场。她认为这个世界之所以能够存在,人们能够活在这个世界上,恰巧是由于有一些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同时又不要求人类如何去回报的人。他们之所以服务于这个世界,是他们的命运所致,是他们的命运的安排。他不是一个利他主义者、不是一个公仆,这一点可以说是安·兰德的核心思想之一。

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安·兰德的一些话。听说过安·兰德的人可能都知道那句话——“你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这句话听起来都很高冷了。一听就是那种明显的精英主义色彩论调的一句话。

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安·兰德是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她对自由有一个很经典的定义——所谓自由 就是:To ask nothing. To expect noting. To depend on nothing(无所求、无所待、无所依)。

不去求什么、不去期待什么、不依靠任何东西。她认为,这才叫自由。你有所求的时候,有所待的时候,有所依的时候,你都是不自由的,在安·兰德看来,你都是一个懦夫,都是一个寄生性的人。你是一个没有自己本职、没有自己人格的、蝇营狗苟的人。

在《阿特拉斯耸耸肩》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如果有人想知道我何时会回来,我在此向全世界再说一次——我以我的生命,以及我对他的热爱发誓:我永远不会为别人而活,也不会要求别人为我而活。还有一句类似的话,是一对恋人的对话:我可以为你而死,但是我绝不愿意为你而活。从这几句话大家可能渐渐地感受到安·兰德的那种思想的风格了。

在读安·兰德的作品的时候,我时不时会想到鲁迅。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安·兰德虽然是一个女性,但她的大脑是完全男性的。不是有一种理论说,七个男人当中有一个男人的大脑是女性的,反过来,七个女人当中,有一个人的大脑是男性的。

大脑是男性的女人有几个特点:第一,最明显的特点是看得懂地图。女人都是看不懂地图的,有男性大脑的女人是看得懂地图的。我想安·兰德就是那种一看地图,地形地貌了然于胸的那种女人,这种女性可能让很多男性都望而却步。她是那种在一群精英男士面前扮演教母角色的那个人,比男人还男人的——与其说他她是“教母”,不如说她是“教父”的那种女人。

她有一句话说:“你可以逃避现实,但你无法逃避这么做的后果。”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是很坚硬的一句话。很多人常常习惯于逃避现实。但是你不能逃避。因为你的逃避会导致的后果,你不能做缩头乌龟,你不能鸵鸟。

在她看来,一个人要活出个人样来,首先应该是自由的。而这个自由就是前面说的无所求、无所待、无所靠。只有一个做到充分独立的人,他才谈得上自由。我们经常谈的自由是懦夫的自由,总是想去依附于别人,从别人那里搜取到各种资源,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自在一点,那样一种自由在安·兰德看来这样一种,这种自由是伪自由。

所以她说:“当你们承认自己没有生存的权利,你们就走向了你们最叛逆之罪的死胡同。一旦你们认为这不过是忍让而已,你们承认了为自己活着是罪恶,为自己的孩子活着才有道德,你们便会又退一步,觉着为你们的孩子活着也是自私的,应该为了你们周围的邻居——为了你们周围的邻居活着才是道德的,接着你觉得为了周围的邻居活着也是自私的,为国家活着才是道德的。”

在安·兰德看来,你首先必须要为你自己活着。你首先必须要为你自己活着,要实现一种理性的自私。大家听出来没有,这里有一种亚当·斯密的味道。在亚当·斯密看来,一个真正能让人信服、能创造巨大公共福利的社会,一定是每个人去为他自己去争取利益的社会。简单地说,一个人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责任就是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我记得知乎里有一个神回复是这样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够让世界美好?回答是,那就是让你自己的生活美好起来。爱默生说,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是让自己幸福起来。你幸福一分,这个世界的祸害就少一分。冯唐有一句话就是说:你我相亲相爱就是为民除害。你要让你的生活美好起来,这个社会才会美好起来。

我看到好像是北京四中一个老师写过一篇文章说,凡是那种总想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家长,往往是糟糕的家长。有很多家长是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但却是想着每天望子成龙,他所谓的望子成龙,不过是要孩子来弥补自己的种种缺憾。当他抱着望子成龙的动机的时候,他会整天的对孩子指手画脚。他对孩子说的很多话,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表达、发泄他们内心的种种不如意。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好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的自己。别想着什么“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就是孩子的起点。如果你是一个不那么合格、不那么独立,你不是一个自尊、自强、自立的人,那么你孩子的起点就很低很低,从一开始你的孩子就输了。

安·兰德特别强调一个人的自立。安·兰德认为自由首先不是一种政治理想,首先是一种人格状态。一个不自由的人,首先是一个精神人格不健全的人。如果一个人他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不是一个自强、自立、自我依靠的人,那你帮助他,其实是在祸害他。

这又让我想起那本书《遥远的救世主》,后来改编成电视剧叫《天道》。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就是:人,不能成为别人的救世主。你也不能希望有一个救世主来帮助你。如果你身处在贫困当中,所谓扶贫,首先不是物资上的扶贫,而是精神上的扶贫。或者说一个精神上的穷人,你是无论如何你都没法让他真正摆脱贫困的。

《遥远的救世主》里有一句话: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不靠任何人,不依仗任何人,不依仗任何资源,不依仗任何势力。只有这样,精神上才算脱贫。也只有在精神上脱贫之后,你才能在物质上脱贫。

安·兰德有一句话,跟这种思想是很相通的:“我喜欢和从不幻想得到别人恩惠的人做生意。”我们在观察、选择我们的生意伙伴的时候,你真的要仔细地观察。那是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老想得到别人恩惠的人,他不可能成为你的真正的合作伙伴。

只有那种特别怕给别人添麻烦、特别自强自立的人,才可能真正成为你的生意伙伴。在她看来,一个不自由的人,一个不能做到无所求、无所待、无所靠的人,他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安·兰德说,看一看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我一直不理解他们为何遭受痛苦,不理解他们追求幸福却永远找不到幸福,如果任何人都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曾经真正拥有过个人的真正的愿望,那么他就会找到答案。他会看清楚所有的希望、自己的努力、梦想和抱负都是由他人激发的,他甚至不是真正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奋斗,而是为了那个二手的幻想、名望去奋斗,追求一个被认可的头章,而不是他自己盖上去的。

我们很多人追求的所谓幸福,其实是在追求那种在别人眼里看到的那种幸福,或者他们总要在别人眼里显得幸福,而不是真正体会到幸福。如果有朝一日,这种“宁可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的人终于从商场里买买买以后,提着一大堆购物袋,老远的地方就用遥控钥匙把自己的那辆宝马车打开,想象着后面有人投来羡慕的目光,然后慢腾腾的、做作的希望引来观众的,再进到自己的车里。这样的人一定不会幸福,命运可能真的是永远在宝马车里哭。

安·兰德甚至认为,我们通常以为的那种舒服,那种美满不叫幸福。要拥有幸福是要有能力的。就像你不会弹钢琴,你可以买一架很贵的钢琴,但是你能不能弹出美妙的曲子来,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常常只关注幸福的条件,而从来不关注幸福的能力。

具有强烈的精英主义色彩的安·兰德的幸福观,也是一种精英主义的幸福观。她认为幸福也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也有真幸福和伪幸福之分。她说:“你们将会返回到无用的工作岗位上去、返回到没有爱的家庭当中去、返回到并不纯良的朋友中间去,到起居室里去,穿着晚礼服,端着盛满了鸡尾酒的杯子,或者去看电影,去承认你自己不愿意承认的痛苦,被抹杀掉希望,只留下无法达到的渴望。剩下自己独自一人在小道上徘徊,却迈不出步伐。返回到不去思考努力,不去倾诉,而只是去忘却、退让和放弃的地步。”

你可以成为一个腰缠万贯的土豪,但是你至多是拥有了幸福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那一半还空着,最重要的是你拥有幸福的资源,你能不能拥有幸福的能力,你能不能感受到那种没有特定的条件、特定的刺激,就能产生一种持久的、宁静的但是又是很充沛的喜悦感,这真的是一个沉重的问题。

在她看来很多人所谓的追求幸福其实只是想摆脱痛苦,而真正的精英是在追求幸福。“你们的存在只是为想免受惩罚,而我们为了求得回报,威胁对我们不起任何作用,激励我们的绝非是恐惧。我们并不是逃避死,而是享受生。”她的话可能不少朋友认为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精英主义的论调真的很讨厌。我们不妨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她说的到底是什么。

有一本书叫《心流》(flow),有人把把它翻译成《福流》。这本书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只有我们沉浸在一种高门槛的技艺所带来的那种包含着挑战,你能够不断地克服这种挑战,在持续的克服挑战的过程当中,体会到一种流畅的欢乐,你才能够称得上是幸福。

你可以想象一个技能高超的滑雪者,他从雪坡上急速地往下滑,随时都在遭遇各种挑战。而当时他又在不断地在克服这样一种挑战。最终他有惊无险地滑到目的地,那个时候的那种快乐就叫心流。

幸福感不是买来的,而是通过持久的努力而拥有的一种技艺和技能。所以,安·兰德说,幸福不会在反复无常的情感的驱使下实现,使你在无条理的幻觉中盲目成立的并不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处在全然没有矛盾的快乐之中的状态。这样的快乐不带有罪责和罪恶,不和你的价值发生任何冲突。你的目的不是要毁掉你自己,不是要挣脱出你的头脑,而是要对他充分地利用。

幸福这个概念在安·兰德的思想中也是一种很核心的概念,是和自由并列的一个概念。她说,你生命中道德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这个幸福不是痛苦或者失去头脑后的自我陶醉,而是你人格完整的证明。因为它就是你忠实地去实现你自己价值的证明和结果。幸福是因为人格和心灵的强健而自然得到的一种奖赏。一个人格和心灵不完善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有真实的幸福。

以上我们谈到了关于安·兰德关于自由,关于幸福的观点。事实上,在安·兰德的思想里,自由、幸福和爱,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的。在她看来,只有自由的人才能够幸福,也只有自由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反过来,一个爱别人的人,一定是一个自由的人,而且是能够让别人自由的人,一个人只有在爱的状态下,才可能是幸福的。

作者:I十六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7370b406a89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